調解千家事溫暖萬人心——亳州人民調解員孟廣華30年調解糾紛三千余件



法制網記者 李光明
初秋皖北大地的早上已有一絲涼意,迎著薄薄的晨霧,《法制日報》記者直奔“孟廣華調解工作室”。
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魏崗鎮綜治維穩信訪中心,“孟廣華調解工作室”的門緊閉著,門前圍著幾名群眾。
難道孟廣華還沒有到?
“大清早就有群眾等在孟廣華調解室門口,現在他正在屋里調著呢?!蔽簫忔偹痉ㄋL姚偉巍消除了記者的疑惑。
趕了400多公里路慕名采訪孟廣華,就是因為他從1989年在魏崗鎮司法所從事法律服務、人民調解工作以來,在近30年的時間里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200多件。此外,他還代為法律訴訟1400多件,代理法律援助案件400多件,成為遠近聞名的“法律達人”,周邊牛集、古井、華佗等十里八鄉的很多群眾有糾紛、有法律問題、有官司,第一個想到的也會是孟廣華。
他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“金牌和事佬”。
用調解溫暖人心
不妨先看看這塊金牌的成色。
張某仁與王某申的土地糾紛就是最好的試金石。
今年年初,孟廣華接手一起信訪積案。
“老張,你家當時四口人為何分了七個人的地?”
“王家大嫂,你丈夫死在家里,說是人家氣死的,人命關天,要有證據的,你問問周圍的群眾,這么說,說得過去嗎?”
在把雙方軟肋作突破口的同時,針對彼此都要土地的現實,孟廣華反復與兩家協商,提出一個解決方案:這塊地由村里收回,重新發包給王、張兩家;路南的1.76畝發包給王家,連同建房的剩余路北的土地給張家,張家補償王家15萬元。
就這樣,這起被人們認定為不可能調解的糾紛,硬是被孟廣華給調解了,而且雙方都覺得“沒有丟面子?!?br/> “就在大年二十九,老王的遺體火化了,大家都松了一口氣。不然,雙方一上訪,又不知道有多少人這個年都過不好?!泵蠌V華說,開始雙方根本不理睬他,甚至冷言冷語相對,他就一次一次地登門,“我是把當事人的激烈言詞當成調解的興奮劑,不窮盡一切辦法決不氣餒?!?br/> 75歲的張某仁對記者說,他已經搬進了新房,樓下一層租出去作商鋪,每年還有不菲的租金。而王家大嫂也逐步走出了陰影,進城帶孫子。
“30年來我就是和矛盾糾紛打交道,調解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,已經離不開了?!泵蠌V華說,熱愛人民調解工作,就是覺得它能“調解千家事,溫暖萬人心”,看到雙方化干戈為玉帛,自己就有說不出的幸福感。
干一行愛一行
“哪里有不可調和的重大矛盾糾紛,哪里就有孟廣華忙里忙外的調解身影;哪里有千鈞一發的群體性事件,哪里就有孟廣華振臂疾呼的急切吶喊?!蔽簫忔傸h委書記王小懷說,有孟廣華出場調解,心里就有了底。
孟廣華的一段特殊經歷是這個評價的有力注解。
幾年前,魏崗鎮開始大力推進小城鎮建設,可是拆遷成了難題,幾輪推動就是拆不動。這時候,鎮里想到了孟廣華,指派他到魏崗村擔任村干部,專門負責拆遷工作。
拆遷涉及近50戶,孟廣華一家一家上門做工作,一家一戶地算明白賬,解釋政策,宣傳城鎮建設開發將給大家帶來的好處,更重要的是,經過摸底后,他將拆遷戶分成不同的類型,分類施策,協商替代方案。
“最后還剩一戶就是不愿拆,因為拆遷面積小,搬到安置小區,還需要補差價。后來就是根據這戶的意愿,另外找地方給他建了3間平房,他才同意拆遷?!泵蠌V華說,當前因各種利益沖突和摩擦致使矛盾大增,化解這類糾紛,根本一點就是要把解決當事人的利益訴求作為調解的出發點和歸宿。
也就是兩個月時間,在孟廣華的努力下,困擾魏崗鎮多年的城鎮建設規劃用地的拆遷工作完成了。
拆遷結束了,按說孟廣華的使命也就完成了。令他沒有想到的是,當時正值村委會換屆,為了留住孟廣華,魏崗村村民高票把他推選為村委會主任。
村民們說,孟廣華有公心、做事公道,能夠幫助魏崗村發展。
“3年時間里,我多次寫辭職報告,覺得人民調解、法律服務工作更適合自己,最終鎮里同意我辭去村委會主任的請求?!泵蠌V華說。
不過,讓孟廣華更加沒有想到的是,鎮里這邊同意他辭去魏崗村村委會主任職務,那邊又給他新任命。鎮里任命孟廣華為魏崗鎮專職人民調解員,并在鎮綜治維穩信訪中心設立“孟廣華調解工作室”。
2017年7月,“孟廣華調解工作室”正式設立。孟廣華更忙了,經常是早上還沒有上班,調解室門口已經有當事人在等;下午下班了,調解還在激烈地進行,手機也成了調解熱線。出現場更不用說,只要發生重大矛盾糾紛,孟廣華總是第一時間騎上他的電瓶車趕赴現場。
“干一行,就要愛一行,腳踏實地,不能辜負了鄉親們的期望?!泵蠌V華說,社會上戲稱調解工作是“沒權沒錢跑斷腿,不吃不喝磨破嘴”的苦差事,但他認為“辛苦我一人,幸福千萬家”,值!
筑牢第一道防線
“他處事公道,鄉親們信他?!瘪R場行政村村民張星辰提到孟廣華,豎起了大拇指。
去年9月初,張星辰的父親建房,一名雇工不小心觸電身亡,死者家屬索賠120萬元,雙方因為賠償問題爭執不下。死者的親屬情緒很大,準備抬尸上訪,甚至還要邀集親屬找事主興師問罪,一起民轉刑的重大糾紛眼看就要一觸即發。
孟廣華連續6天騎電瓶車走上10公里的路,到臨鄉的死者家里進行調解,每每都是深夜才回到家。他給死者家屬講法律政策,尋求當地村干部、死者家族里有威望的人出來做工作,疏解家屬的情緒。最終,成功調解了這起一觸即發的重大糾紛,死者家屬獲得55萬元的賠償。
“農村調解工作需要有百倍耐心、千倍細心、萬倍信心,往往還跟親情友情鄉情連在一塊,越是這樣,越是要把一碗水端平?!泵蠌V華用六個字總結了自己的調解方法:穩、準、狠和冷、熱、抓。
所謂“穩、準、狠”,孟廣華認為,調解首先要穩,堅持做到以事實為依據,以法律為準繩,控制雙方當事人的情緒,耐心聽取雙方當事人的陳述;其次要準,要準確找到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所在,以此為切入口,逐步進行調解;最后要狠,在充分了解調解雙方當事人“病情”之后,要對癥下藥,逐個擊破,“讓他們了解到自己的不妥之處,明白行為可能會產生的法律后果”。
作為一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,孟廣華還利用這一身份,經常深入基層做普法工作,免費解答法律咨詢,辦理法律援助案件,他代理群眾的眾多訴訟案件,也是立足調解,而且調解成功率很高。此外,他每年對13個村調解員進行業務培訓,提高村級人民調解員的整體素質,筑牢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。